税务筹划的五大原则
1、合法性原则
税收筹划的合法性原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符合现有的法律规范,即所做的税收筹划活动要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即使税务部门提出异议,也能坦然面对。二是要注意税法的新变化。就我国而言,税法是相对稳定的,但也在经常性地做一些微调,出台一些补充规定。
自20世纪90年代初税种改革后,我国税法的大框架没有发生变化,然而微调一直在进行之中,每年都有变化。进行税收筹划就要时时注意税法的变化,不论是自己制定计划还是借鉴别的企业的经验方法,都要注意“时效”问题,否则“合理”就完全有可能演变成“违法”,避税也就可能演变成偷税。
2、合理性原则
所谓合理性原则,主要表现在税收筹划活动中所构建的事实要合理,如果构建的事实明显不合理,不但容易被税务机关查出,也会无法自圆其说,难以解释,导致税收筹划不成功。
构建合理的事实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符合行为特点,不能构建的事实无法做到,也不能把其他行业的做法照搬到本行业。
二是不能有异常现象,要符合常理。
三是要符合其他经济法规要求,不能仅从税收筹划角度考虑问题。在现代经济运行中,股权投资活动非常频繁,合并、分立、兼并已是正常行为,在此过程中形成大量税收问题,税收筹划空间大,但也较困难。
3、事前筹划原则
由于纳税人的上述筹划行为是在具体的业务发生之前进行的,因而这些活动或行为就属于超前行为,需要具备超前意识才能进行。如果某项业务已经发生,相应的纳税结果也就产生了。当纳税结果产生后,纳税人如果因为承担的税负比较重,利用隐瞒收入、虚列成本等手段去改变结果,最终会演变成偷逃国家税款行为,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4、成本效益原则
任何一项筹划方案都有其两面性,随着某一项筹划方案的实施,纳税人在取得部分税收利益的同时,必然会为该筹划方案的实施付出额外的费用,以及因选择该筹划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所损失的相应机会收益。
5、风险防范原则
税收筹划经常在税收法律法规规定性的边缘上进行操作,这就意味着其蕴含着很大的操作风险。如果无视这些风险,盲目地进行税收筹划,其结果可能事与愿违,因此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必须充分考虑其风险性。
税收筹划步骤
1、了解纳税企业的基本情况和纳税企业的要求
一般来说不同企业的基本情况和要求都是不同的,所以在进行税务筹划的时候,要了解清楚企业基本情况,这样可以确保筹划方案的合理性。虽然企业对于税务筹划的共同要求就是节税,但不同的企业要求也是不同的,所以需要仔细了解企业的要求。
2、筹划企业相关财税政策盘点归类
众所周知税务筹划是合理合法的,为了能够降低筹划风险,需要在为企业筹划之前,对有利企业的税收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盘点和归纳,争取税务机关的帮助和合作,这样对于税务筹划的成功会有极大的帮助。
3、企业纳税和评估
在为企业做税务筹划的时候,需要对企业纳税情况进行了解和评估,这是因为企业的纳税情况,可能会对税务筹划产生极大的影响。需要明白的是:企业纳税和评估包括纳税内容控制制度、涉税会计处理、涉税理财计划、主要涉税税种、近三个年度纳税情况分析等多个方面。
4、税务筹划方案的制定
在为企业做税务筹划的时候,一般会提供几种筹划方案供企业选择,这是因为只有适合案,才能确保筹划的成功。需要明白的是:筹划方案在制定的时候,需自身的方要遵守合理合法的标准,同时为了确保方案的可行性,需要考虑全面的因素:
(1)涉税问题的认定。
(2)涉税问题的分析、判断。
(3)设计可行的多种备选方案。
(4)备选方案的评估与选优。
5、税收筹划涉税纠纷处理
税务筹划方案更多的是筹划人员根据税法规定与企业实际情况来制定的,在税收筹划实践活动中,由于筹划者只能根据法律条文和法律实践设计筹划方案并作出判别,而税务机关与筹划者对于税法条款的理解可能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可能会对一项税收筹划方案形成不同的认识,甚至持截然相反的观点,在税收筹划方案的认定和实施方面可能会导致涉税纠纷。
在税收筹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中,筹划企业应该尽量与税务机关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实现税务协调;如果真的导致税收纠纷,筹划企业应该进一步评估筹划方案的合法性,合理合法的方案要据理力争,不合法的筹划方案要放弃。
6、税收筹划方案实施跟踪与绩效评价
实施税收筹划方案之后,要不断对筹划方案实施情况和结果进行跟踪,并在筹划方案实施后,对筹划方案进行绩效评价,考核其经济效益和最终效果。
税务筹划具有合法性、筹划性、目的性、风险性和专业性的特点。
税务筹划真正开始的第一步,是了解纳税人的情况和纳税人的要求。纳税人有企业纳税人和个人纳税人之分,而不同企业和不同个人的情况及要求又有所不同。
对企业纳税人进行税务筹划,需要了解的情况主要包括:
(1)企业组织形式。
(2)财务情况。
(3)投资意向。
(4)对风险的态度。
(5)纳税历史情况。
对个人纳税人进行税务筹划,需要了解的情况主要包括:
(1)出生年月。
(2)婚姻状况。
(3)子女及其他赡养人员。
(4)财务情况。
(5)投资意向。
(6)对风险的态度。
(7)纳税历史情况。
此外,还需要了解纳税人的要求,比如是要求增加短期所得还是长期资本增值,或者既要求增加短期税收所得,又要求资本在长期增值。
不违法是税务筹划的法律底线,进而利用税法实体、程序、税收协定疏漏,借助于商业、合同、税法漏洞等达到不交、少交、晚交税款的筹划目的。每个企业都想将税务筹划最大化,这就需要专业的相关人员了,财务可能由于专业性缺乏,不能将税务筹划最大化,这就需要寻找企业服务了,找到适合自己公司的企业服务,根据新的情况修订税务筹划的计划,以最大限度的实现筹划的预期收益。